返回

大唐:误会了我不是你爹!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56章 快派人去请我家公子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《仙凡日报社》内。

    房玄龄满面愁容。

    biia的修炼心得文章中,新式的修真符文使用得一塌糊涂,错漏百出。

    真是让人...无法直视啊。

    尽管他对修真符文的作用亦在摸索之中,并未能熟练掌握运用。

    于是乎,只能寻求援助了!

    房玄龄小心翼翼地将biia的文章重新抄录了一份,同时也对那些暴露biia真实身份的部分做了巧妙的改动。

    毕竟,此事若是传扬出去,实在是有损biia颜面,自家身为臣子,脸上也无光啊。

    紧接着,房玄龄便火速赶往桃花源秘境之中...

    第一卷第一日

    张家圣目光如电,扫视了一眼房玄龄,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。

    房玄龄轻轻咳了一声,忐忑问道:“嗯……怎么了?”

    张家圣淡然一笑,反问:“这……可是房大人亲笔撰写的论道心得?”

    房玄龄神色不变,从容应道:“没错,正是在下所着。”

    张家圣眼中闪过一丝狡黠,戏谑道:“我早已听闻……此事在整个仙都长安传得沸沸扬扬,说是房大人蒙天帝陛下赐婚。”

    房玄龄脸色顿时变得如同青苔般黯淡。

    “咳咳!”他暗自懊恼,心中暗骂:“哪壶不开提哪壶,这不是存心要我难堪吗?”

    张家圣指向那篇论道心得,说道:“你看这篇心得所阐述的观点,分明便是天帝陛下的悔悟录。你说是你写的……那你岂非成了天帝陛下?”

    房玄龄瞠目结舌,一时无言以对,冷汗涔涔而下。

    “唉!”他暗自叹息,“看来这是一个陷阱,老夫不慎坠入其中了。”

    房玄龄硬着头皮接话:“那个……你明白就好。”说着,忙将标点符号修正好的论道心得夺回手中,随即疾步离去。

    张家圣摇头一笑,自言自语:“这位老友,难怪昨日会问我关于天帝陛下如何化解当前困境之事。原来我在千足谷一番讲解之后,他便立刻奔赴天帝陛下面前献计去了。”

    突然,他又恍然大悟:“哎呀,不对啊!我那老友定是未能面见张寂天帝陛下,恐怕是去找了他那位故交好友——唐真人帮忙。”

    真是难以置信!自家老父竟成了天帝陛下的忠诚追随者!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次日,大唐仙报问世,特别报道了朔方城的战事局势。

    此刻,朔方城正处于重围之中,大唐仙军蓄势待发,准备发动总攻。然而对于这场战役,胜负早已失去了悬念。

    这份报纸带给长安百姓的最大震撼并非战事消息,而是新增的一个版块——仙谕专栏。

    这个栏目的名称虽然平淡无奇,但一看便知是用来发布天帝陛下旨意的地方。毕竟,在大唐境内,唯独张寂天帝一人拥有颁布仙谕的权力。

    太上皇已然退位,自然不再计算在内。

    专栏内容,正是近日流传甚广的卢氏醋坛子风波。张寂天帝饱含深情地记述了这段插曲的起源,本意乃是关心梁国公房玄龄。谁知身为天帝的他,忽略了房玄龄与卢氏之间深厚的夫妻之情。

    因此,张寂自责道,日后必当每日反省己身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他还分享了自己研读古籍后的深刻见解,引述孟子之言——民生为重,国家次之,君王更次之。君王如舟,百姓如水,水既能载舟亦能覆舟。

    这一论述瞬间点燃了全长安百姓的热情。

    尽管这句话最初出自荀子之口,但作为天帝的张寂予以认同,使之成为了他的至理名言。

    况且,如今大唐境内的文盲率颇高,很多百姓并不知晓荀子其人,便将此语视为张寂天帝本人的金句。

    于是,张寂天帝在民间的声望再创新高。

    千年历史中,从未有过哪位帝王公开承认过这番道理。

    更有甚者,多家仙报纷纷跟进,对此事进行了详尽报道。

    而在万年县伯府邸,卢倚澜手持一份仙报,聚精会神地阅读着仙谕专栏上的内容......

    她轻轻地道:“你回去禀告你兄长,我答应相助他对抗张寂郎,但这仅此一次,遗憾未能成功。若再有下次而仍败北,便非我所能左右了。”

    “自此往后,我与范阳卢氏之间的因果已尽,恩怨两消。”

    “另外,告知你们的新家主,切勿再与张寂郎为敌。他能抛下仙皇之尊,当众向大唐万民低头认错,此举胸怀古今无人能及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仙皇,其决断杀伐之果断,隋炀帝杨广亦只能望其项背。与这样一位仙皇对立,范阳卢氏一族务必小心,以免招致灭顶之灾。”

    那位范阳卢氏的门徒听罢,不禁浑身颤抖,深深一礼后匆匆离去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长安城内,卢府。

    自从卢承庆在吏部任职之后,便在长安购置了一处宅院定居下来,决定不再离开。

 

第156章 快派人去请我家公子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